点赞丨成都高新区出台知识产权融资试点工作方案
2020年01月03日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

战略性资源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近日,成都高新区制定出台了

《成都高新区关于推进知识产权融资试点工作方案》。

助力初创企业实现“知本”向“资本”转变,

完成知识产权价值转化。

金融城 图据成都日报 ▲


知识产权融资开辟新渠道


通过知识产权融资,

让“知本”快速转变成“资本”,

解了企业的资金之渴。

什么是知识产权融资?


区别于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传统方式,知识产权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

成都威能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几个月前企业研发出针对户外场景使用的室外捕蚊机,由于前期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在产品推广时遇到经费困难。企业发展陷入瓶颈之际,唐成康以该项发明专利进行知识产权融资,通过成都高新锦泓科技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知识产权融资产品“资产贷”,在进行知识产权评估后获得了200万授信。

中小型科技企业大多都是“轻资产型”,由于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无法申请融资,普遍因资金短缺无法持续开展研发创新、扩大产能,限制了企业发展。通过知识产权融资将这样的无形资产变成现金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打造知识产权融资生态链


成都高新区将知识产权评价增信指标嵌入高新区政策性贷款产品中,在企业融资信用平台接入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模型。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价指标权重不低于综合授信评价30%,未来将增大相关权重,主要依靠企业对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情况来实现融资增信。

摄影 杜杜▲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一直在知识产权融资工作上进行探索,但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将知识产权进行抵押,更多的是根据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后期的交易水平来决定。每一件知识产权涵盖的产业、细化的方向都非常专业,为此我们在做好知识产权融资产品的基础上还着力构建评价体系和融资后端保障,打造知识产权融资生态链。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建立专利、商标、版权“三管合一”的综合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40万元支持。同时,还打造知识产权金融大数据平台,设立政策库、人才库、技术库等多个专题数据库,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画像分析。


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


作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经济示范区,

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活力度和

整体的科技金融服务氛围

为推进知识产权融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今年10月,成都高新区实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1件,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16577件,占全市近四成。

同时,还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00余家,成为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金融机构聚集地。此外,还有超过620家资本管理机构,管理规模超过2200亿元。

知识产权融资一方面将无形资产转化为资金,另一方面科技型企业有了资金后也将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最终反哺产业发展。


明年成都高新区还将继续鼓励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加快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将科贷公司的产品与股份制银行和创投公司的产品融合成一个知识产权融资产品,同时还将和盈创动力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下设的知识产权中心合作,通过该中心对知识产权的分析数据设计一款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产品,依靠知识产权价值评价结果,充分发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同时,力争于2022年底,形成较为完善的基于知识产权估值与交易的融资服务体系,实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质押融资、交易退出有机互动与融合。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周雪洋

转载请注明来源:“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